今天宜瑾約高公局長來辦公室喝茶,當面商討交流道指示牌的決策。
高公局說,因為「交流道接路名」是目前針對直轄市的整體政策,台北、高雄都已經適用。問題是,台北的交流道多是連接「辨識度高」的道路,例如建國北路,連我這個台南人都知曉。
高公局也坦承,決策前確實沒有仔細考量當地狀況,僅把路牌示意圖禮貌性的給台南市交通局「過目」而已,沒有正式徵詢地方政府意見。
宜瑾提醒高公局,對於這種可能會造成居民困擾的路牌,一定要更謹慎,尤其一定要徵詢地方意見。
值得慶幸的是,局長跟我說,路標改名是用專門的「貼紙」貼上去的,不是整塊板子換掉,不至於浪費太多錢……。相信經過這一次風波,未來高公局會更小心,宜瑾也會繼續關心高公局的相關改革。